首页 机构设置 申请指南 政策法规

错峰错时 走访入户 重庆严防公租房违规使用

日期: 2024-06-13
字体:

房管员陈建正在入户核查。 华龙网 唐雨 摄

华龙网讯(唐雨)夜幕降临,家里一盏盏点亮的灯光和灶台前的缕缕烟火气是山城每个奋斗者最深处的温暖。自公租房政策实施以来,140万住房困难群众陆续圆了他们的“安居梦”。然而,有人却动了歪心思,寻思将房子转租出借。

5月起,重庆再次在公租房小区开展集中走访行动,严查转租出借等违规行为。29日晚,华龙网记者随房管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民心佳园探访入户走访。


错峰入户 房管员们的“敲门行动”


“你好,我们是房管中心工作人员,现在要做入户核查,请问你是承租人吗?”5月29日晚7点,统一着装,戴上工作牌,拿上楼栋资料,房管员陈建和同事们对民心佳园54栋的承租人们开始了入户核查。

敲门是工作开始的第一步。对此陈建很有经验,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太重租户会有意见,太轻又可能会听不到,所以陈建会将敲门声控制在一个适中的范围。一天300多户下来,陈建的手指往往会红肿许久,但她却乐此不疲,在她看来,入户走访不仅可以确认承租人是否合规使用公租房,也能和大家建立联系,听听大家对公租房的意见和建议,便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在走访过程中,每到一户,陈建都会核查公租房承租人及共同申请人相关信息,全面摸清房屋住用情况,清查是否存在转租出借行为。

“顺利的话其实一户不到3分钟就能核查完,但是像上班不在家的,我们就不能一次到访了,这就需要继续上门核查,我最多的时候一户去了6次。”陈建介绍,公租房部分住户由于工作等原因早出晚归,所以工作日的白天往往就会“扑空”,这种时候就需要晚上入户核查,或者在周末进行核查,也就是常说的“5+2”“白+黑”方式。而对于多次到访不遇的承租人,陈建也会选择在其门上张贴到访不遇通知单,或系统调取电话联系等方式,与承租人约定时间进行核实。

市公租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以来,全市各地按统一部署,充分整合、调动小区各方力量,在已有的走访入户基础上,协同物业、社区、警务等错时错峰“扫楼”推进年度全覆盖入户核查。截至目前,集中走访仅在21个市级公租房小区已累计行动100余次、出动人员3000多人次,入户25万户。


严查严管 查实即予行政处罚


住房保障是重大民生问题,公租房公平分配亦是群众心中所关切的问题,所以,对于转租出借的行为绝不姑息。

南岸区在走访中,发现城南家园一组团5栋2单元9-7疑似转租,即进一步调查取证查实转租,5月8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原承租人罗某某罚款3780元,并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之前,市住房城乡建委出台了查处办法,各级相继实施了行政处罚。2023年12月,市住房城乡建委还对查实的民心佳园杨某某转租公租房违约行为予以了行政处罚,罚款8000多元。据了解,房管员走访中发现疑似转租出借行为就会建立重点房源台账,查实后即予以行政处罚,查处结果在小区、公租房公众号通报,并通知转租各方单位或者户籍地村委会、居委会,实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和教育一片。

那么,是不是发现不是承租人在家,就认定为转租出借呢?答案是否定的,据了解,房管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从政策方面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比如我之前核查过的一户,当晚就承租人的老公在家,但她老公不是登记的共同申请人,这套房子原来是她和母亲一起居住,入住一年后结了婚,母亲便回了老家,由小两口居住,所以我们及时告知承租人应按照规定向小区房管中心申请人员信息变更。”陈建介绍。


长效常态 持续落实监管措施


走进民心佳园,公租房转租出借查处警示案例、公租房违规行为举报方式张贴到了每个小区出入口、宣传栏,甚至每一栋楼,过往住户抬头即可见。

“住用监管是一个长效机制,我们还通过信息比对、数据分析、群众举报等措施,开展摸排和核查。”市公租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机关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深度融入了公租房小区,实现同步入户核查、重点人员信息共享和协同查处清退。”

重庆还实行举报公租房转租出借奖励制度,收到了社会群众、小区住户和社区、警务等多方提供的线索,已经有370件获得了奖励。举报人刘先生发现同楼层新搬来一户存在转租可能,便通过举报热线(63651390)提供了线索,在举报的当周便接到了回访电话,反馈核查结果,其后又接到了通知领奖的电话。刘先生说“公租房是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住的,不是拿去转租牟利的,我会持续关注,一有线索就提供给你们,配合你们核查”。

公租房应通过“渝快办”或公租房申请点线上线下申请,不允许中介机构代办,更是严禁介绍转租。对此,重庆在房地产经纪行业以及房产中介门店开展了行业自律教育检查活动,沙坪坝等集中约谈公租房小区周边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门的执法查处。

据了解,接下来重庆各级公租房管理机构将持续落实“群众举报+工作核查”“网上搜寻+入户巡查”“公租房机构+相关部门”“日常监管+专项行动”等措施,长效常态加强公租房住用监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