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工作进展
璧铜线云雾山隧道实现“洞通” 千厮门大桥城市景观阳台开放
璧铜线控制性工程云雾山隧道实现“洞通”,千厮门大桥城市景观阳台正式开放。
璧铜线即将进入铺轨阶段,计划明年底开通运营
27日,璧铜线云雾山隧道实现“洞通”,标志着璧铜线土建施工基本结束,后续将进入铺轨阶段。
璧铜线全长约37公里,共设9座车站,起于铜梁西站,经铜梁站、铜梁新城站、蒲吕站,穿云雾山至璧山区,经大路站、河边站、黛山大道站后,止于璧山站,项目2021年4月全线动工,计划2024年底开通运营。
作为我市主城新区首条开工建设的时速140公里的城轨快线,璧铜线未来将与轨道交通27号线贯通运营,可实现铜梁区35分钟直达中心城区,支撑璧山、铜梁融城发展,加快打造渝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记者了解到,云雾山隧道位于璧铜线线路中部,是全线的“咽喉”工程,隧道全长5810米,建设历时27个月,洞身穿越采空区、岩溶、断层、低瓦斯等不良地层,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据云雾山隧道项目施工人员介绍,该项目采用激发极化法、地表遥感等先进的预报和监测手段,使用自动监测有毒有害气体、人员行动轨迹等智能建造管理平台,保障施工安全有序;同时,通过衬砌防脱空自动分析报警、原材料质量数据追溯在线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大大提升了工程质量。
千厮门大桥有了景观阳台,“两江四岸”再添风景
9月26日上午,千厮门大桥城市景观阳台正式开放,“两江四岸”再添新风景。
千厮门大桥城市景观阳台是千厮门大桥品质提升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千厮门大桥桥头洪崖洞侧。该项目为钢结构单层公共建筑,主体结构为钢桁架,饰面为铝板,平台长约56米,宽4.6至11.6米,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
千厮门大桥城市景观阳台的建成开放,在增强行人出行便捷度的同时,也能达到疏散洪崖洞人流,全面提升区域内慢行空间品质的效果,并为市民游客提供一处公共休憩打卡平台。
千厮门大桥品质提升项目是中心城区跨江桥梁品质提升计划和“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市阳台、新增人行天桥、桥头空间品质提升等。该项目完工后,既能促进相关地区的城市品质提升,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又能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