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敬老版 微博 微信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住建要闻

4层7洞立体叠加 红岩村隧道建设攻克世界级施工难题

日期:2022-11-01

10月28日上午,快速路三纵线红岩村大桥项目主线正式通车。除了红岩村大桥成为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的热点外,挑战世界级施工难题的红岩村隧道也备受各方关注。

红岩村桥隧项目是重庆市快速路三线线居中的一段,纵贯重庆中心城区五区,线路穿越6条既有隧道、毗邻2000余栋建筑,隧道全长11.262公里,立交桥全长3公里。

据参与红岩村桥隧项目建设的中建八局人士介绍,红岩村隧道进口处采用了公路与轨道交通隧道4层7洞室立体叠加设计,暗挖法施工,车站隧道开挖最大断面面积392平方米,上下隧道间最小岩层厚度仅2.03米,为典型的浅埋、大跨、超近距多洞室叠加隧道群。洞群西南侧为同期建设的深约3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红云路深大基坑,隧道群总体风险高,属于世界级技术难题。

为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市城投集团牵头,联合设计和施工等参建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爆破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山地城市大规模高密度隧道群建造关键技术”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还带领专家团队进行指导。

红岩村隧道群施工的攻关内容很多,包括大规模高密度超近距隧道群施工力学效应研究以及大规模高密度隧道群开挖与支护技术研究等,但是最关键的当属“新四洞室十字岩体开挖法”,辅以超前管棚精确导向钻进和中空对拉锚杆精准施工以及对重叠段隧道微振动开挖等施工技术。

通俗地讲,超前管棚精确导向钻进就是先在山体内搭管棚后挖洞,相当于给施工人员搭“安全棚”; 对拉锚杆施工相当于给岩石“上夹板”,以保证围岩整体稳定性;采用微振动开挖施工技术,爆破对象的振动频率达到1厘米/秒,比穿越文物保护区的爆破措施还谨慎。

不仅如此,中建八局的施工人员还围绕小净距隧道施工、爆破振速控制、小曲线半径隧道、监控量测、高陡边坡施工、复杂地形桥梁高支模等施工难题攻坚克难,开发了受限空间的多台阶高陡边坡综合支挡施工技术、整体式钢抱箍箱梁整体浇筑技术、降低中心城区爆破振动的隧道大中孔秒雷管微振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山地城市多台阶高陡边坡综合支挡施工技术、隧道BIM(即建筑信息模型)信息一体化监测技术、新建大断面隧道超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微振爆破施工技术等创新技术,使得项目得以高质量建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