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敬老版 微博 微信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461215/2025-0020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住房城乡建委
[ 成文日期 ] 2025-09-05 [ 发布日期 ] 2025-09-05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461215/2025-0020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住房城乡建委
[ 发布日期 ] 2025-09-05
[ 成文日期 ] 2025-09-05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50号建议的答复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50号建议的答复函

米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渝中区城市地下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的建议》(第0550号建议)已收悉。经与渝中区政府、市大数据发展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相关政策支持

一是加强渝中区燃气管道建设经营的指导监管。市经信委已制订《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并提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同时会同市场监管局出台《重庆市城市燃气管道老化评估工作指引》,指导区县开展老化更新改造,重点针对投运 20年以上管道,应评估尽评估、应改造尽改造。鉴于渝中区等中心城区用气历史长,投运30年以上管道数量大,但道路狭窄,地下空间有限,燃气管网更新改造难度大,进度慢,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统筹道路及地下管线改造,同步实施评估改造,优先保障燃气管道路由通道,解决改造难等问题。

二是支持渝中区供水系统互联互通项目。协调曾家岩大桥(道路-轨道-供水三用桥梁)建设运营单位,将桥上和南侧隧道已建成管道无偿移交给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使用,与江北区城市供水系统形成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渝中半岛城市供水安全韧性。经与相关单位沟通核实,该供水管道是曾家岩公司为保证南北消防管道管径匹配自行投资建设,建议参考江北区部分建设模式与项目公司协调明确相关费用后移交自来水公司使用,市住建委将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三是统筹推进渝中区排水管网建设改造一体化实施项目。按照《重庆市中心城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改革攻坚行动方案》(渝府办〔2024〕8号)工作部署和2025年2 月 6 日市政府城建“六大攻坚行动”专题座谈会精神,市住房城乡建委已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深入研究,进一步梳理论证,形成了《关于建立中心城区城镇排水管道建设改造机制》(以下简称《机制》),并报经市政府同意。《机制》明确了城市市政污水管道建设改造项目的生成机制和立项审批、中央资金补助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路径,以及市与区县项目资金分担机制。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中心城区各区加快推动改革落地和项目实施。

二、关于加大项目资金支持

为弥补地下管网改造资金短板,结合区县开展地下管网改造需求,市级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财政局将继续指导和配合渝中区,积极争取中央资金补助,将符合条件的地下管网改造项目纳入中央和市级资金支持范围,指导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适度提前介入,提前落实规划、用地等保障要素,加快办理前期手续,推动项目尽早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三、关于强化管线数字赋能。

按照市委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精神,我市正以“数字管线”建设为主抓手,积极推进构建超大城市地下管线大综合一体化治理机制改革,拟推荐渝中区为改革试点区县,支持探路领跑、先行先试,率先实现管线数据“一图统览”,管线服务“一网统管”。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教据资深管理体系,并形成一体化数据资源底座,初步完成“政务·数字管线应用”开发建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物联感知设备规划建设指导,持续强化人工智能关键要素供给,为渝中区“管道挖损智防、供水爆管、燃气泄漏处置”等多跨场景提供AI底座支持,推动管线数字赋能工作在“点”上取得实战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