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敬老版 微博 微信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461215/2025-0020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住房城乡建委
[ 成文日期 ] 2025-09-05 [ 发布日期 ] 2025-09-05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461215/2025-0020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住房城乡建委
[ 发布日期 ] 2025-09-05
[ 成文日期 ] 2025-09-05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0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0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伍景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建议》(第1103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规划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建议的回复

2021年,我市编制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十四五”规划,各区县根据“十四五”规划在2021—2023年按年度滚动实施改造计划。2023年,根据各区县2021—2023年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修编工作,各区县纳入2024—2025年年度计划滚动实施改造。实施改造前,区县有关部门或责任主体组织参建各方共同踏勘小区,对小区现状、地形、问题、人员构成等进行调查摸底。

二、关于“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还得听居民的,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所以改造项目以居民的意见为主”、“‘建方案’更新改造清单,以‘居民点菜,政府配菜’的方式,听取群众意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更新改造”、“制定《城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指南》,明确更新改造内容主要聚焦‘水、电、路、气、网、梯、安、治’等基本功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环境品质、规范物业管理”建议的回复

我市出台的《重庆市城市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城办〔2020〕14号)《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1﹞82号)等文件均在工作原则中明确,需尊重居民意愿,坚持实用、管用、可持续原则,充分听取居民改造需求,不搞“一刀切”,不让居民“被服务”。改造前,住建部门会同相关建设单位,结合小区现状形成“菜单式”改造内容征求群众意见,设计单位根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建设标准》《重庆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等文件,结合群众意愿制定因地制宜的改造方案。实施中,搭建沟通议事平台,适时开展“院坝会”、“三师进社区”等沟通交流活动,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提升。

三、关于还有部分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几年后,由于与业主矛盾激化,最后离开小区,社区帮助小区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治建议的回复

在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小区后续管理十分重要,目前,我市正积极探索多元治理路径,一方面加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引导,推动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也在持续总结居民自治小区的管理经验,通过社区指导、部门帮扶等方式,提升居民自治能力,探索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力量,助力居民自治小区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我们高度重视“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整合与应用。目前,我市已启动相关平台建设试点工作,计划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打造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物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平台。

四、关于要保留老旧小区历史文化特色建议的回复

“十四五”初期,我市就出台了《重庆市城市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渝城办〔2021〕8号),指导各区县根据各地区特色和历史文化打造亮点、重点项目。截至2024年底,累计打造重点项目185个。其中九龙坡区民主村片区、江北区塔坪片区、南岸区龙门路片区、永川区三河汇碧片区等一批项目结合本地特色历史文化,改造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在完善了基础设施及社区功能短板的同时也盘活了片区经济,为居民带来了新的就近就业机会,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

五、关于建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评价标准体系,通过事前评估,判断改造前后的资产增值和改造效果建议的回复

改造前,区县住建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踏勘评估和评审方案。改造后,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工作部署,市级部门对照评价标准体系,组织对上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绩效进行审核评价和实地抽查。

六、关于小规模、样板化、渐近式更新改造对符合条件的试点,可采用部分拆除重建、加层加高、物业置换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业介入建议的回复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全程参与。通过金融机构专项贷款支持,挖掘立体停车楼、农贸商超、广告、楼栋保洁、闲置房屋等资源“造血点”,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比如,九龙坡区红育坡片区是全国率先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建设模式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引入规模化运营主体,吸引社会投资及融资。南岸区长江村、南坪正街新街、龙门路等老旧小区经改造后,原住民累计回迁近4000户、房屋空置率减少10%,新增街区创业100余家。“超级80街”高峰时期每天吸引万余人次打卡;黄桷垭老街获“天上街市”称号,2020年以来吸引游客300万人次。

七、关于“全面推进智慧小区试点项目建设,通过视频监控、人员管理智慧停车场智慧安防小区管理平台等系统的建设,实现小区和人员的智慧管理,不断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立建设主体准入机制。”建议的回复

我委将在后续改造工作中,指导有条件的区县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加强智慧小区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建设主体准入机制,鼓励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实施项目,持续强化项目管理,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