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建政协复函〔2019〕47号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第五届第二次会议
第0712号提案的复函
雷瑞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议》(第0712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85号),将全市划分为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区域、积极发展区域和鼓励发展区域,要求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等四类项目应当建设装配式建筑或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并明确了投资保障、规划用地、科技、预售、物流等支持政策。市住房城乡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围绕贯彻落实渝府办发〔2017〕185号文件要求,建立了涵盖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工程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发布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构件生产等系列地方标准,完善资金补助政策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发布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全国装配式建筑知名企业和本地龙头企业在重庆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安排专项科研经费支持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鼓励区县开展装配式产业工人培训。2018年完成綦江科创中心、綦江新都汇15~19#楼、中科大厦等8个共计60余万平方米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正在推进綦江新都汇1~2#、22#楼、重庆万科森林公园、中交世通大厦等50个共计220万余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培育了重庆建工高新建材有限公司、重庆跃龙杭萧钢构有限公司等20个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引入中建国际、三一集团等8家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建成PC构件生产基地7个、钢结构生产基地7个,形成PC构件年产能80万立方米,钢结构构件年产能150万吨。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市委市政府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在建设行业的有效实践,是促进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建筑产品品质的根本途径。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打造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力争成为西部地区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一、细化实施细则
市住房城乡建委正协调市级有关部门,拟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细化落实渝府办发〔2017〕185号文件精神:
一是明确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对渝府办发〔2017〕185号文件要求建设为装配式建筑或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4类项目要严格执行,同时要求以招拍挂方式取得一定地上建筑规模的项目应建设为装配式建筑,并将实施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二是开展装配式建筑商品房预售试点。拟在主城区开展装配式建筑商品房预售试点,达到以下工程进度时可办理预售许可:(一)拟预售房屋为八层及以下的,已建房屋建筑面积达到规划批准的拟建房屋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拟预售房屋为九层及以上的,已建房屋建筑面积达到规划批准的拟建房屋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二)开发企业信用综合测评年度排名靠前,近三年未发生违法违规及不良信用行为,拟预售房屋已纳入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实施计划,且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完成基础工程达到正负零的标准。
三是给予装配式建筑面积计算支持。装配式建筑采用夹心剪力墙的,其夹心保温层与外叶板(含装饰面板)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装配式建筑采用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外墙板的,其保温层、装饰面板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装配式建筑采用其他预制外墙板的,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入总计容建筑面积。
二、规范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
对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主导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及市政设施工程项目,投资主管部门按装配式建筑或装配式建造方式核准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标文件中提出装配式建筑实施具体技术要求,原则上应采用设计施工(生产采购)一体化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招拍挂方式取得用地的建设项目,将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合同。在初步设计审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图备案和商品房预售许可办理时,重点审查项目是否达到装配式建筑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部品部件工厂监管和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落实各方主体质量终身责任,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三、发展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
引导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按照《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渝建〔2018〕487号)在全市合理布局,形成与工程建设规模相匹配的部品部件生产能力。积极引进装配式装修龙头企业。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支持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企业入渝发展。引导传统建材企业向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积极推进智能建造,培育建筑业大数据产业园区,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与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发展。争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我市有关区县申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有关企业申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
四、加强装配式建筑宣传培训
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人操作实训,支持企业、行业协会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装配式建筑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装配式建筑专家库,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优势,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营造政府、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