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敬老版 微博 微信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永川区:背街小巷改出“新颜值” 共享美丽宜居“新家园”

日期:2023-09-01

8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北山片区昌州路社区殷家巷,临近中午,金色的阳光透过枝叶洒落下来,殷家巷的社区微客厅前金光点点。这里休憩桌椅、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几个老人很悠闲地拉着家长里短,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背街小巷经过改造后,道路扩宽了,干净卫生了,我每天都要和街坊邻居出来走走,锻炼身体,拉拉家常。”刘茂辉是昌州路社区居民小组长,在殷家巷居住多年。在她的记忆里,由于小巷基础设施逐渐老化,老街坊搬走的搬走,留下来的也很少走动。现在,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推进,小巷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生活的乐趣也增添了不少。

殷家巷所在社区处于北山片区核心区域,是人文要素富集、居家氛围浓厚的住宅区。在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中,永川区坚持“消隐患、补功能、提品质、留文化、 惠民生” 多措并举,让背街小巷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文化赋能 背街小巷蝶变新生

在殷家巷入口处可以看到,马路对面有一组吊脚楼样式的店铺。这是仿照历史上骑龙街的真实风貌,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改造的,墙上记录的便是骑龙街的变迁历史及新旧对比。

“骑龙街已有几百年的通行历史,一直是西向入城的必经之道,永川区住建委以‘7个100’专项行动细化城市更新工作,此处即为其中的‘展现100处城市记忆’,通过留住老街味道,让人们记住乡愁。”永川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介绍,通过保护老建筑、老树木,挖掘老街巷、老地名背后的历史文脉,在改造中通过多种方式灵活表达,留下城市记忆。

顺着殷家巷往里走,右边几面墙上的彩绘是最容易引起来往行人注意的景观。据殷家巷老旧改项目负责人胡鹏介绍,殷家巷背靠历史悠久的北山中学,在改造过程中着重展现书香气,还特地邀请了北山中学的师生参与到项目方案设计中。

“很多北山中学的学生每天上下学从这条路上走过,因此我们以‘我的上学路’为设计主题,尝试把北山的悠久历史与学生的青春活力相融合。”胡鹏指着墙上的彩绘介绍道,这就是根据北山中学的师生提供的创意绘制而成的。

同时,这次改造还联合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进行艺术创作,提升老城文化范。“北山中学可追溯至康熙时期,原名桂山书院,我们据此种植了许多桂花树,以提升片区整体文化形象。”胡鹏说。

优化功能 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现在大家走的这条路以前仅为一车道,交通十分不便,我们在改造中将马路旁的几根电杆入地规整,拓宽了车行道。”胡鹏表示,除此之外,北山片区还累计改造了2400米雨污水管网,有力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

在公共服务方面,殷家巷通过活化利用存量用房,增添休憩桌椅、健身设施,打造了“劳动者港湾”、社区微客厅,把此处变为了居民喜爱的活动休憩场所。“老旧小区大多为开放小区,我们通过增添公共服务促进邻里交往,助推社会基层治理。”胡鹏说。

永川北山片区于2022年1月起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范围约0.5平方公里,涉及老旧小区80个,房屋238幢,居民2.8万人。殷家巷是北山片区最先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区域,目前已经改造完成。

“北山片区作为永川近几年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区域,正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服务功能、提升治理效能,为市民营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让城市更具烟火气、书香味、岁月感。”永川区住建委副主任晏家勇介绍。

老旧小区改造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除危险的隐患、创造美丽的环境、完善社区的功能,以达到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环境的最终目的。据重庆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自2018年启动试点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已经累计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981个、1356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43万户。

永川作为重庆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区县,今年6月,老旧小区改造6项政策机制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3.8亿元,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70余个,为8.1万户群众营造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管理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晏家勇表示,2023年,永川区计划投资3.49亿元,对200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