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把美丽乡村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村庄干净整洁,人文乡愁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涪陵大地上徐徐铺开。
近年来,涪陵区住房城乡建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指导下,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农房功能,提高农房品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美”有新变化,和美乡村“展新颜”,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乡村振兴最靓的幸福底色。
乡村建设提升村庄颜值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涪陵区住房城乡建委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提升农房质量安全、小城镇建设品质,推进村庄建设现代化为主要抓手,在完成11902户危房整治,动态监测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计划161户,实现全区农村危房动态清零的同时,高标准建成江北街道大渡村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蔺市街道凤阳村、大顺镇大田村传统村落、武陵山乡美丽宜居示范乡镇项目,并在2023年市级绩效考核中获批优秀等次。
优异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
“我们始终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示范创建,持续改善环境,推动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涪陵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为了提升乡村环境,涪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目标,不断创新机制、凝聚合力,努力实现常态长效,全力维护和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新乡村。
美丽庭院打造宜居示范高地
路平花艳、村洁屋美,一步一景、处处是景,这是涪陵区江北街道大渡村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的真实写照。
作为重庆首批“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江北街道在市、区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大渡村以建设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高价值村落为切入口,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房功能完善,提高农房品质,努力打造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地。
据大渡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推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大渡村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原则,从夯实村落基础设施、提升村落风貌品质、增强产业支撑三方面,进行美丽庭院打造。各农户庭院改造根据安居型、宜居型、乐居型分布按不低于15%、25%、35%出资,实现美丽乡村共同缔造,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目前,“长江大渡·巴渝家园——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93栋110户农房的改造。
“我们以前房子是泥瓦房,又破又烂,在全村都算最差的。现在,不仅楼房支柱加固了,房屋外墙和屋顶、院落都焕然一新,搞得漂漂亮亮的,心里非常高兴。”说起居住环境的变化,大渡村村民杨英国赞不绝口,“美丽庭院建设让我们农村变成了幸福家园!”
下一步,涪陵将围绕大渡村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后期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田园餐厅、乡村采摘等新业态,深耕农文旅融合,以业为基,充分发挥“小庭院”带动“大产业”的作用,促进群众增收、村集体壮大,打造川渝两地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窗口,绘就和美乡村幸福画卷。
和美乡村撬动三产发展
“没想到,在场镇边还藏着一个这样充满古韵的村落。”日前,自驾去涪陵区美心红酒小镇玩耍的刘女士经过蔺市街道时,看见古色古香的凤阳村,情不自禁发出了感叹。
凤阳村,紧挨蔺市场镇,始建于明末清初,与美心红酒小镇隔溪(黎香溪)相望。这里随处可见各式川东民居风格的建筑,青砖黛瓦,链接各院落的青石板小路纵深幽长。2014年,这里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近年来,蔺市街道在市、区住房城乡建委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下,大力开展凤阳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以“修旧如旧,原真保护”为基本原则,在保持原有古朴风貌的基础上,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并不断完善功能,健全基础设施配套,完成了给排水、电网、消防安全设施以及视频监控等改造和升级。不少老房子的原有风貌得到恢复,当地明清建筑风格更加凸显。
其中,鲁家院子和蒋家院子成为亮点:只见经过能工巧匠修复的鲁家大院院落精巧、空间流畅,各种木雕造型生动,方格窗内雕刻的文字、图案十分精美。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推动凤阳村“颜值”升级,蔺市街道紧抓特色小(城)镇建设契机,着力凤阳村周边一处废弃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改善了周边水环境。依水新建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龙门桥滨江公园,让村民出门就有亲水、近水的地方,生活更加惬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无数中国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眷恋。
接下来,涪陵将依托凤阳村传统村落优势,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支点,对接美心红酒小镇景点资源,结合网红旅游景点和蔺市古镇旅游,让凤阳村乃至整个蔺市街道,展开新的突围探索,实现更大范围的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涪陵打造乡村高品质宜居地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