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255!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停车库下月投用
2月20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渝中区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公共停车库正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计划下月投入使用。
该车库为地下4层的公共停车库,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可提供车位255个,其中包含25个充电车位,并配备两部直升电梯。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位于人民大礼堂南面,背靠市委、市政府机关。该传统风貌区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区实施。
其中,东区以拆除重建(含地下车库建设)和环境整治为主,西区以沈钧儒旧居等6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排危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项目地上部分由32栋建筑构成,西区20栋,东区12栋,包含一处市级文保单位(马鞍山18号沈钧儒旧居),五处文物点(马鞍山28号、29号、30号、31号、63号),两处历史建筑(马鞍山47号、人民路175号),两处风貌建筑(马鞍山17号、马鞍山19号)。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围绕打造渝中区全域旅游、都市旅游的产业定位,营造层次分明的山地格局,再现马鞍山传统风貌街巷,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联动,最终实现“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目前,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西区已完工开放,东区计划今年6月竣工验收。
记者了解到,马鞍山传统风貌区西区已入驻渝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该产业园致力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是重庆市跨境电商首批试点企业。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东区招商对象主要为产业格调餐饮、产业基地、文创服务等。东区在主力店引入方面将注重融入特色化的业态或者主题IP的打造,在历史文化、美学、美食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特点;还将引入全国性知名品牌及个性化和新颖的独立商家或本地商家,与西区打通形成更具合力的商业综合体,服务旅游观光人群、青年社交圈层和本地居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