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焦点图片

巴山渝水俏村镇绘就和美新画卷

日期:2023-03-08

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与巴渝大地一同被唤醒的,还有那些撒落在巴山渝水之间的俏村镇。

一个个巴渝村镇,沐浴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春风,正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蓬勃兴旺的姿态,展示山水田园、淳朴乡情的独特魅力和自信,让山水田园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美好向往。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加明确、更为科学的路径遵循。

和美乡村,住有安居——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无疑是农村老百姓对宜居最基本的诉求。

近年来,重庆坚持“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的原则,建立起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清零”监测机制,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2.09万户,让农村老百姓实现“安居梦”。

在此基础上,我市正在通过开展“三师一家”(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下乡服务、大力推广农房标准图集、推进装配式农房建设试点等,积极探索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路径,推动农村住房品质加速提升。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宜居宜业人居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带动之下,老百姓就地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才会进一步培育老百姓感知美好的能力、激发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真正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和美愿景。

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十四五”期间,重庆将携手四川,以农房为原点、院落为单元、村落独特的资源为支撑,集中连片打造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且充满烟火气息、乡愁记忆的“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100个。

目前,铜梁区围龙镇龙湖村“画里桃源”、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赤心田院”、南川区三泉镇观音村“龙岩山居”、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金鳌田园”等重庆首批14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一幅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加速呈现。

和美乡村,乡愁正浓——

近年来,重庆不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留住巴渝乡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110个、市级传统村落75个。2022年,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跳蹬坝、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彭水县鞍子镇罗家沱、永川区板桥镇大沟村等21个传统村落项目共获市级补助资金1.19亿元。

为了给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人才支撑,我市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组,设置设计下乡工作室,建立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名录,并累计培训上万名农村建筑工匠。

此外,我市还在积极推进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秀山县、酉阳县成功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名单。重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设计下乡工作经验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和美乡村,镇村联动——

乡镇一头连着城一头连着村,是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支点。

重庆以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川渝毗邻地区乡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对象,以“一深化三提升”(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场镇功能、提升场镇品质、提升管理水平)为主要抓手,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

计划到2025年,将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涪陵区武陵山乡、南川区头渡镇、大足区雍溪镇等30个乡镇打造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乡村振兴的龙头、川渝联动的窗口、乡镇环境提升的样板。

如今,走进巴渝村镇,生机盎然的蓬勃之气便扑面而来,满是生机和希望。未来,巴渝村镇将昂首阔步、踏歌而行,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和贡献,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时代之约。

全国人大代表、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毛相林:

村落复兴,人是关键

村落,其本质上是人生产生活的聚集地。近年来,为什么有传统村落在不断消失?最直接的原因,是大量的人在这里生活不下去了,搬走了。因此,传统村落要复苏,关键在于留得住人、甚至引得来人。

如何留得住人?这需要村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村落受交通、资源等条件限制,人们只有想办法走出去才能求生存。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深入实施,村里能够争取到的政策、资金、项目也越来越多,为传统村落“留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传统村落重生,关键抓住“三类人”:

一是留住原住民。原住民才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是古村落传统生活方式、耕作方式、民俗风情的鲜活载体,有了原住民,村落才有了生命和神韵。留住原住民,就要为他们创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在乡村风貌、功能建设方面,充分尊重原住民的需求和习惯,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充分调动原住民的参与积极性,激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抓好带头人。一方面,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领头雁”的作用,积极主动为村落谋发展、为村民谋福利;另一方面,支持鼓励本村具有发家致富能力的村民、返乡创业大学生、各类“田秀才”“土专家”等充当好带头人角色,在产业引育、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三是厘清受益人。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对接各级市场,大胆探索传统村落活化的创新路径;另一方面,要让村民成为传统村落活化的最大受益者,要在发展中充分链接村民权益,让农房变民宿,农作物变“土特产”,让村民的所感所得,成为检验村落保护利用成果的核心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冉慧:

打好“三张牌”,变建设优势为发展优势

产业兴旺,是乡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乡村建设,是产业兴旺的加速器、主引擎。

抢抓乡村建设的时代机遇,发展特色产业,变建设优势为发展优势,深挖美丽宜居背后的产业价值,是当下乡村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展什么产业?关键要立足本地优势。

随着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的深入实施,乡村风貌在变美、农业在变强、农民在变富,如今的乡村普遍具备三大共性优势:一是殷实的生态家底,广袤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二是规模化的农特产品,新鲜的果蔬禽肉、特色的山货土产;三是朴素闲适的田园风光、农耕风情。

除了这一系列共性优势之外,众多乡村还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色物产等个性优势资源,这些都可以充分挖掘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

立足上述这些优势,产业发展自然也有了方向和突破口——

打好“绿色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绿色生态”作为主要附加价值,发展生态绿色产品、生态养生旅游等业态,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变现;

打好“美丽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原滋原味的乡土风貌、民族风情,是乡村旅游的最大吸引力。发展旅游产业,乡村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

打好“融合牌”。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少数民族人文特色,变人文优势为发展优势,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推动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 黄伟:

乡村,人们更向往

城镇,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资金、技术支撑,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追求美好生活提供蓝图样本,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一系列公共服务提供参考标准;

乡村,为城市涵养生态、延续文脉,为城市供给赖以生存的粮食、果蔬、禽肉,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建设者、消费者,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就业创业的新场景。

今天的中国城镇和乡村,正肩负着各自的发展使命,努力实现“双向奔赴”。

因此,不能孤立、割裂地看待乡村建设。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应该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城与乡之间的关系。乡村建设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一方面,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加快补齐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另一方面,要在历史文化、乡土风情的传承保护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引入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实现设施功能、公共服务上的现代化,又能守住乡风乡韵、乡景乡味。

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未来的乡村,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场景。因此,在乡村建设中,要深刻认识绿水青山的多元价值,持续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真正绘就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传统与现代,在当下的乡村里交织、碰撞,广袤乡村正在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环境诗意化,条件现代化,让乡村逐渐成为人人向往之地。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董莉莉:

“三类活动”激活乡村公共空间功能

村落,本就是人集中居住的场所,只见风物不见人影的村落,难免少了一些神韵。可以重点通过“三类活动”,激活乡村公共空间。

一是植入社会性活动,增设博物主题。

祭祀、祈求丰收、教育感化等公共空间,在传统村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已基本弱化甚至消失。因此,可以通过新的功能植入将原来静态保护的空间激活。例如,打造成为集学习、旅游、文化体验等全面多功能的博物空间,陈列农业特产、地方手工艺品、农作工具等,让人们在观光闲暇之余能够深入了解农耕文化,将传统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人们的雅趣与品位。

二是延续必要性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叠加观光体验。

生产型公共空间最主要为粮仓、农作物晒场、手工作坊等。对于必要性活动公共空间的功能更新,从当地村民及外来游客的需求出发,充分依托现状资源,重新激活村落农耕生产场景,恢复往日的繁荣景象。将传统的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从而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休闲游憩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业态。

三是组织自发性活动,盘活现存空间融合多元功能。

自发性活动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内和村民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场所,主要有古桥、古亭等。在进行这类公共空间功能更新时应紧密联系当地村民的意愿来进行功能适应性改造,达到延续空间利用价值的目的。

首先,应延续空间原有的交通通行、休憩、遮挡等功能,以便当地村民生活驻足;其次,恢复“桥会”等与古桥相关的民俗活动;最后通过融合一些新的功能元素,实现空间新旧功能的耦合,如种植观赏植物、设置可移动摊位、放置模块化家具等。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授 赵宇:

设计下乡,让乡村美出新高度

乡村,蕴含着无限之美。乡村的绿水青山与阡陌田园、村落布局与特色建筑、民间习俗与生活智慧、邻里关系与宗族亲情,无一不散发出美的芬芳。

乡村之美,需要被认知。

乡村的美是生命、亲情、生活的本源美,其沧桑的外像之下,有构图的雄浑自然之美、形式的丰富之美、材质的朴素之美、色彩的融合之美、视觉的变化之美和要素的凌乱之美,更凝聚着历史之美、时间之美、记忆之美和体验感悟之美,甚至,艺术的不美之美也在包容了历史与现象的乡村以独特的形式静静地呈现存在。

乡村之美,更需要被保护与传承。

乡村建设应该根据乡村之美寻找其内生发展的道路,以个性化村落的办法求解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等现实问题,为乡村探寻一条传承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而设计下乡,正是推动建设和美乡村的有效办法。

关于乡村之美的存在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如何认识与保护与传承乡村之美却见解纷纭,甚至在很多环节被忽视,乡村的空心化和人才流失使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有强力的外力介入以促进乡村建设向好向美的转变。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设计下乡”行动,调动规划、建筑、市政、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多学科多专业协同介入乡村建设,开展陪伴式服务,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对建设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和“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实践,设计下乡的作用与价值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乡村美学的保护与传承积累了有价值的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