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如何设计?施工有何要求?这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
2月10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即日起至2月25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主编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技术标准》(简称《标准》)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网站上征求意见。《标准》适用于我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的材料选用、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
《标准》提出,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应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空调室外机位的金属构件(支架及围护设施)应在工厂内制作,室外机位与建筑外墙立面的锚固应根据建筑物墙体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应的锚固材料和锚固方式。
不仅如此,空调机位部位的材料设置应满足防止火灾通过建筑外立面蔓延的要求,不应妨碍建筑的消防救援或火灾时建筑的排烟与排热,不应遮挡或减小消防救援口。空调冷凝水应采用有组织排放,不应与污水系统直接连接,必须间接连接或设置空气隔断措施。
《标准》要求,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设置应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禁止将机位设于建筑物内部。既有建筑立面改造中设置空调室外机位,应预先全面调查建筑的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根据空调室外机位荷载验算原结构承载力,必要时进行结构加固。危房及简易屋的外墙立面不得设置空调室外机位。
新建建筑的空调室外机位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既有建筑增加的空调室外机位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宜布置在南、北或东南、西南向;应保证空调室外机位进排风流畅,排出空气一侧不应有遮挡物,侧面、背面应留有足够的进风空间,并应保证空调室外机位围护设施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小于60%;室外机位的尺寸应满足空调使用房间的常用机型尺寸,且最小净宽尺寸不应小于1.1米,最小净深尺寸不应小于0.6米。
《标准》还要求,空调室外机位不应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梯、出口、车库等公用地方,不应对室外人员形成热污染,不得占用人员公共通行区域,设于公共人行道上方的空调室外机位底部距地应大于2.5米。空调室外机与支架间应安装减震橡胶垫,室外机与外墙立面的安装距离应大于1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