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重庆构建起涵盖院士、大师在内的设计人才队伍 设计企业达到749家
“十四五”期间,重庆在城建设计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10月16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唐勇介绍,我市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重庆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构建了一支涵盖院士、大师在内的设计人才队伍。目前,全市设计企业一共有749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5万个,他们以专业智慧执笔城市蓝图,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以设计锻造精品、提升城市美学。加强城市设计对城市界面的精细化引导和管控,在设计环节精心考量空间、色彩、材质等要素,用心打磨每一处城市场景,让城市更显山水人文之美与时代风尚之韵。比如,在重庆国际航空港,将“鲲鹏展翅”设计理念融入江北机场T3B航站楼,让交通枢纽成为展示城市美学的“第一窗口”。在两江新区龙兴足球场,巧妙融入“火凤凰”“飞轮”等创意,打造具有重庆气质的“足球殿堂”。
让设计扎根一线、服务民生。大力推进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团队深入社区,沉浸式、陪伴式引导居民“照单点菜”,找准居民所需所盼,通过优化设计消除安全隐患,修缮公共空间,补齐无障碍和适老适幼等设施,在留住烟火气、岁月感、书香味的同时,让老街巷更有活力、群众生活更有温度。例如,在江北区塔坪北仓片区,注重保留街巷原有尺度,打造青年夜校、生活美学馆、创意餐厅等一批全新城市空间,成为市民游客的青睐之地。“十四五”期间累计组织2539名设计师走进1928个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实现区县全覆盖。
用设计引领变革、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迭代升级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在轨道、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中,大力推广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全领域、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模式,积极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加快培育建筑领域新质生产力。以重庆东站为例,按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相较于传统建筑,每年可以节约空调和照明用电618万度,对应减排二氧化碳约2200吨,相当于种了14.7万棵树。“十四五”期间,我市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近7000万平方米,建成绿色建筑1.7亿平方米。